- 日滔滔以自新,忘老之及己也。 出自 《淮南子·缪称训》
-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自 《郁离子·卷四》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 《增广贤文·上集》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出自 《醒世恒言·卷一》
- 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出自 《茶经·六之饮》
- 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 出自 《列子·黄帝》
- 垂亲党多劝垂杀坚,垂皆不从,悉以兵授坚。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出自 《礼记·聘义》
- 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 出自 《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 无功受禄,反受其殃。 出自 《喻世明言·卷二》
-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出自 《史记·五帝本纪》
-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 出自 《管子·心术下》
-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自 《中庸·第十一章》
- 虽然,试语之有暇矣。 出自 《列子·黄帝》
-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也。 出自 《抱朴子·外篇·君道》
- 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出自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出自 《随园诗话·卷三》
-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出自 《三字经·全文》
- 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 《论语·季氏篇》
-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出自 《管子·形势解》
- 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出自 《左传·僖公·僖公四年》
- 荐器:则冠有鍪而毋縰,瓮庑虚而不实,有簟席而无床笫,木器不成斲,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内,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张而不均,舆藏而马反,告不用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一三则》
-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出自 《荀子·非十二子》
-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出自 《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出自 《三十六计·败战计·苦肉计》
-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出自 《三字经·全文》
-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出自 《荀子·大略》
- 谨养勿劳,并气积力。 出自 《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
- 人之狠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于穷奇。 出自 《幼学琼林·卷四·鸟兽》
-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出自 《礼记·大学》
-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出自 《易传·象传下·益》
- 成大事者,全仗着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出自 《围炉夜话·秤心斗胆铁面无私》
- 遂为郎。 出自 《晋书·王彪之传(节选)》
-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出自 《菜根谭·修身》
-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出自 《庄子·德充符》
- 鸷鸟将击,必匿其形 出自 《元史·列传·卷五》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自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出自 《格言联璧·惠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