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出自 《老子·第五十八章》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出自 《老子四章》
-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出自 《老子二章》
-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出自 《老子二章》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出自 《老子二章》
-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出自 《老子二章》
-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出自 《老子二章》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出自 《老子二章》
-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出自 《老子二章》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出自 《老子四章》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自 《老子四章》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出自 《老子四章》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出自 《老子二章》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七》
- 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二》
-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 宁我负人,无人负我。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二》
-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
-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
-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九》
- 年丰多积,岁俭出赈。 出自 《资治通鉴·齐纪·齐纪二》
-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
-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出自 《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四》
-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八》
- 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九》
-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出自 《资治通鉴·陈纪·陈纪九》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出自 《资治通鉴·齐纪·齐纪七》
-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五》
-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 内者,进说辞也。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 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 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 函车之 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 之。 出自 《庄子·杂篇·庚桑楚》
-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出自 《庄子·内篇·齐物论》
-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出自 《庄子·外篇·知北游》
- 睹一 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 ,见利而忘其真。 出自 《庄子·外篇·山木》
- 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 出自 《庄子·杂篇·天下》
-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出自 《庄子·内篇·德充符》
-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出自 《庄子·内篇·德充符》
-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出自 《庄子·内篇·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