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敬贤,弱国之法度,力少之强助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之术,明法尚功。 出自 《论衡·非韩》
- 贤无益於国不加赏;不肖无害於治不施罚。 出自 《论衡·非韩》
- 使法峻,民无奸者;使法不峻,民多为奸。 出自 《论衡·非韩》
- 闻善必试之,闻恶必考之。 出自 《论衡·非韩》
- 奸心藏於胸中,不敢以犯罪法,罪法恐之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责功重赏,任刑用诛。 出自 《论衡·非韩》
- 使韩子赐食君父之前,不拜而用,肯为之乎? 出自 《论衡·非韩》
- 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执不仕者,未必有正罪也,太公诛之。 出自 《论衡·非韩》
- 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曰:子思不以过闻,缪公贵之。 出自 《论衡·非韩》
- 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 出自 《论衡·非韩》
- 案秦之强,肯为此乎?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案古篡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择;烁金百镒,盗跖不搏。 出自 《论衡·非韩》
- 庠序之设,自古有之。 出自 《论衡·非韩》
- 君问庞是子,子服厉伯对以其过,皆君〔之〕所未曾闻。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任刑独以治世,是则治身之人任伤害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备溺不阏水源,防劫不求臣奸,韩子所宜用教己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象类贤行,以取升进,容媚於上,安肯作不孝、著身为恶,以取弃殉之咎乎? 出自 《论衡·非韩》
- 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 出自 《论衡·非韩》
- 不任典城之吏,察参伍之正,不明度量,待尽聪明、劳知虑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 出自 《论衡·非韩》
- 然须拜谒以尊亲者,礼义至重,不可失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韩子知以鹿马喻,不知以冠履譬。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闻善不辄赏,则闻恶不辄罚矣。 出自 《论衡·非韩》
- 不教所以防奸,而非其不闻知,是犹不备水之具,而徒欲早知水之溺人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君犹火也,臣犹水也,法度釜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烦劳人体,无益於人身,莫过跪拜。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不孝之人,下愚之才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六国之亡,皆灭於秦兵。 出自 《论衡·非韩》
- 如非宋人,宋人之术与太公同。 出自 《论衡·非韩》
- 故礼义在身,身未必肥;而礼义去身,身未必瘠而化衰。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闻之,以非缪公,以为明君求奸而诛之,子思不以奸闻,而厉伯以奸对,厉伯宜贵,子思宜贱。 出自 《论衡·非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