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 55篇诗文► 0条名句
- 祭柳子厚文
-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
- 感春五首
- 送穷文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题百叶桃花
- 送区册序
- 送杨少尹序
- 落叶送陈羽
- 游太平公主山庄
- 题榴花
-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 琴操十首·其一·将归操
-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 送李愿归盘谷序
- 醉留东野
- 广宣上人频见过
- 君子法天运
- 石鼓歌
-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送王含秀才序
- 春雪
-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 条山苍
- 次同冠峡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 元和圣德诗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春雪
- 医说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溪
- 张中丞传后叙
- 春雪
- 无题
- 祭十二郎文
- 新修滕王阁记
- 青青水中蒲二首
-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晚春
- 青青水中蒲三首
- 宿龙宫滩
-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
-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 送湖南李正字归
- 马说
- 龊龊
- 南山诗
- 山石
- 与陈给事书
- 晚春二首·其二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流水
- 贞女峡
- 师说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 57篇诗文► 0条名句
- 梓人传
-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 新植海石榴
- 柳州峒氓
- 重别梦得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 零陵早春
- 红蕉
- 溪居
- 咏三良
- 永某氏之鼠
- 零陵春望
- 囚山赋
- 汨罗遇风
- 登柳州峨山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首春逢耕者
- 永州八记
-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 梅雨
- 闻黄鹂
-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 哀溺文序
-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 南涧中题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送元暠师诗
- 构法华寺西亭
- 渔翁
- 段太尉逸事状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 读书
- 夏昼偶作
- 小石潭记
- 吊屈原文
- 种柳戏题
- 行路难三首·其三
- 种树郭橐驼传
- 岭南江行
- 咏荆轲
- 夏夜苦热登西楼
-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 南中荣橘柚
- 早梅
- 别舍弟宗一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送薛存义序
- 江雪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 小石城山记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287篇诗文► 12条名句
- 浣溪沙·咏橘
-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 花影
- 屈原庙赋
-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 枸杞
- 减字木兰花·花
- 秋阳赋
- 桃源忆故人·暮春
-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自题金山画像
-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 渔家傲·送省亲秦州
-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 书韩干牧马图
- 清平乐·秋词
-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 瑞鹧鸪·观潮
-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 哨遍·春词
- 初到黄州
-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 潮州韩文公庙碑
- 三槐堂铭
-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 蝶恋花·离别
- 浪淘沙·探春
- 画堂春·寄子由
- 生查子·诉别
-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 南歌子·感旧
- 满庭芳·香叆雕盘
- 和子由踏青
- 猪肉颂
- 亡妻王氏墓志铭
- 谒金门·秋夜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 点绛唇·红杏飘香
- 真兴寺阁
- 游金山寺
-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 琴诗
- 满庭芳·归去来兮
- 宝绘堂记
- 鸟雀近人
- 日喻
- 一斛珠·洛城春晚
-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 新城道中二首
- 次韵法芝举旧诗
- 望海楼晚景五绝
- 别石塔
- 菩萨蛮·回文
-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 更漏子·送孙巨源
- 虢国夫人夜游图
- 如梦令·题淮山楼
- 吉祥寺赏牡丹
- 墨君堂记
-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 送贾讷倅眉
- 陌上花三首
- 渔父·渔父醒
- 一丛花·初春病起
-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 洞庭春色赋
- 在儋耳书
-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 临江仙·我劝髯张归去好
- 送子由使契丹
- 寄高令
- 菩萨蛮·回文
-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 沁园春·情若连环
-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 南堂五首·其四
- 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 记岭南竹
- 和子由苦寒见寄
-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 梅花二首
- 和子由渑池怀旧
-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减字木兰花·寓意
- 昭君怨·送别
-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 哨遍·为米折腰
- 谒金门·秋兴
- 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
- 满庭芳·归去来兮
- 小儿不畏虎
- 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
- 菩萨蛮·润州和元素
- 临江仙·夜归临皋
- 东坡
- 观潮
- 虞美人·琵琶
-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 记游松风亭
- 浣溪沙·渔父
- 南歌子·再用前韵
- 书东皋子传后
-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11篇诗文► 0条名句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86篇诗文► 3条名句
- 踏莎行·雨霁风光
-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 送杨寘序
-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 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 丰乐亭记
- 丰乐亭游春三首
- 伐树记
-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 夜夜曲
- 秋声赋
-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 秋怀
-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
- 画地学书
- 梦中作
-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 苏氏文集序
- 浮槎山水记
-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 望江南·江南柳
- 有美堂记
-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 踏莎行·候馆梅残
- 咏零陵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 浣溪沙
- 长相思·花似伊
-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 荷叶
- 琅琊溪
-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 五绝·小满
- 送方希则序
-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 诉衷情·眉意
- 别滁
-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二·夏
- 戏答元珍
- 晚泊岳阳
- 渔家傲·别恨长长欢计短
-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 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
- 卖油翁
- 宿云梦馆
-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一·春
-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丰乐亭游春·其三
-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三上文章
-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 渔家傲·粉笔丹青描未得
-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望江南·江南柳
- 醉翁亭记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画眉鸟
-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 泷冈阡表
- 欧阳修苦读
- 醉翁亭记·节选
-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
-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65篇诗文► 1条名句
- 古松
- 送陈靖中舍归武陵
- 孤桐
-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 贾生
- 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 送沈康知常州
- 伤仲永
- 棋·莫将戏事扰
- 明妃曲二首
- 题何氏宅园亭
- 众人
-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 次韵昌叔咏尘
- 狼山观海
- 别葛使君
- 君难托
- 山中
- 游钟山
- 游褒禅山记
-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 白沟行
- 钟山即事
- 江上
- 秃山
- 歌元丰五首·其五
-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 同学一首别子固
- 示长安君
- 明妃曲二首·其二
- 送项判官
-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 沟上梅花欲发
- 叠题乌江亭
- 州桥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 望夫石
- 读孟尝君传
- 赠外孙
- 答司马谏议书
-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 即事
- 葛溪驿
-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 梅花
- 谒金门·春又老
- 泊船瓜洲
- 壬辰寒食
- 梅花
- 冬至
- 春风
- 桂枝香·金陵怀古
- 明妃曲二首·其一
- 登飞来峰
- 夜直
- 江上
- 书湖阴先生壁
- 元日
- 咏石榴花
- 北山
- 初夏即事
- 太白岭
- 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