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三山晚眺

王守仁 · 明代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收藏 复制 朗读

萍乡道中谒濂溪祠

王守仁 · 明代

木偶相沿恐未真,清辉亦复凛衣巾。簿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

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蘋。

收藏 复制 朗读

丰城阻风

王守仁 · 明代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句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收藏 复制 朗读

忆龙泉山(京师作)

王守仁 · 明代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收藏 复制 朗读

游岳麓书事

王守仁 · 明代

醴陵西来涉湘水,信宿江城沮风雨。不独病齿畏风湿,泥潦侵途绝行旅。

人言岳麓最形胜,隔水溟蒙隐云雾。赵侯需晴邀我游,故人徐陈各传语。

周生好事屡来速,森森雨脚何由住。晓来阴翳稍披拂,便携周生涉江去。

戒令休遣府中知,徒尔劳人更妨务。橘洲僧寺浮江流,鸣钟出延立沙际。

停桡一至答其情,三洲连绵亦佳处。行云散漫浮日色,是时峰峦益开霁。

乱流荡桨济倏忽,系楫江边老檀树。岸行里许入麓口,周生道予勤指顾。

柳溪梅堤存彷佛,道林林壑独如故。赤沙想像虚田中,西屿倾颓今冢墓。

道乡荒趾留突兀,赫曦远望石如鼓。殿堂释菜礼从宜,下拜朱张息游地。

凿石开山面势改,双峰辟阙见江渚。闻是吴君所规画,此举良是反遭忌。

九仞谁亏一篑功,叹息遗基独延伫。浮屠观阁摩青霄,盘据名区遍寰宇。

其徒素为儒所摈,以此方之反多愧。爱礼思存告朔羊,况此实作匪文具。

人云赵侯意颇深,隐忍调停旋修举。昨来风雨破栋脊,方遣圬人补残敝。

予闻此语心稍慰,野人蔬蕨亦罗置。欣然一酌才举杯,津夫走报郡侯至。

此行隐迹何由闻?遣骑候访自吾寓。潜来鄙意正为此,仓卒行庖益劳费。

整冠出讶见两盖,乃知王君亦同禦。肴羞层叠丝竹繁,避席兴辞恳莫拒。

多仪劣薄非所承,乐阕觞周日将暮。黄堂吏散君请先,病夫沾醉须少憩。

入舟暝色渐微茫,却喜顺流还易渡。严城灯火人已稀,小巷曲折忘归路。

仙宫酣倦成熟寐,晓闻檐声复如注。昨游偶遂实天假,信知行乐皆有数。

涉躐差偿夙好心,尚有名山敢多慕。齿角盈亏分则然,行李虽淹吾不恶。

收藏 复制 朗读

庐山东林寺次韵

王守仁 · 明代

东林日暮更登山,峰顶高僧有兰若。云萝磴道石参差,水声深涧树高下。

远公学佛却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

我歌白云听者寡,山自点头泉自泻。月明壑底忽惊雷,夜半天风吹屋瓦。

收藏 复制 朗读

书扇示正宪

王守仁 · 明代

汝自冬春来,颇解学文义。吾心岂不喜,顾此枝叶事。

如树不植根,暂荣终必瘁。植根可如何,愿汝且立志。

收藏 复制 朗读

九华山赋

王守仁 · 明代

  循长江而南下,指青阳以幽讨。启鸿濛之神秀,发九华之天巧。非效灵于坤轴,孰构奇于玄造!涉五溪而径入,宿无相之窈窕。访王生于邃谷,掏金沙之清潦。凌风雨乎半霄,登望江而远眺。步千仞之苍壁,俯龙池于深窅。吊谪仙之遗迹,跻化城之缥缈。钦钵盂之朝露,见莲花之孤标。扣云门而望天柱,列仙舞于晴昊。俨双椒之辟门,真人驾阳云而独蹻。翠盖平临乎石照,绮霞掩映乎天姥。二神升于翠微,九子邻于积稻。炎熇起于玉甑,烂石碑之文藻。回澄秋于枕月,建少微之星旐。覆瓯承滴翠之余沥,展旗立云外之旌纛。下安禅而步逍遥,览双泉于松杪。逾西洪而憩黄石,悬百丈之灏灏。

  濑流觞而萦纡,遗石船于涧道。呼白鹤于云峰,钓嘉鱼于龙沼。倚透碧之峗岏,谢尘寰之纷扰。攀齐云之巉削,鉴琉璃之浩溔。沿东阳而西历,飱九节之蒲草。樵人导余以冥探,排碧云之瑶岛。群峦翳其缪蔼,失阴阳之昏晓。垂七布之沈沈,灵龟隐而复佻。履高僧而屧招贤,开白日之杲杲。试明茗于春阳,汲垂云之渊湫。凌绣壁而据石屋,何文殊螺髻之蟠纠?梯拱辰而盼,隳遗光于拾宝。缁裳迓于黄匏,休圆寂之幽俏。鸟呼春于丛篁,和云韶之鷕鷕。唤起促余之晨兴,落星河于檐橑。护山嘎其惊飞,怪游人之太早。揽卉木之如濯,被晨辉而争姣。静镵声之剥啄,幽人剧参蕨于冥杳。碧鸡哕于青林,鷴翻云而失皓。隐捣药以校萝,挟提壶饼焦而翔绕。凤凰承孟冠以相遗,饮沆瀣之仙醥。羞竹实以嬉翱,集梧枝之袅袅。岚欲雨而霏霏,鸣湿湿于姜葆。躐三游而转青,峭拂天香于茫渺。席泓潭以濯缨,浮桃泻而扬缟。淙澌澌而落荫,饮猿猱之捷狡。睨斧柯而升大还,望会仙于云表。悯子京之故宅,款知微之碧桃。倏金光之闪映,睫累景于穹坳。弄玄珠于赤水,舞千尺之潜蛟。并花塘而峻极,散香林之回飙。抚浮屠之突兀,泛五钗之翠涛。袭珍芳于绝巘,袅金步之摇摇。莎罗踯躅芬敷而灿耀,幢玉女之妖娇。搴龙鬚于灵宝,堕钵囊之飘摇。开仙掌于嵚嵌,散青馨之迢迢。披白云而踸崇寿,见参错之僧寮。日既夕而山冥,挂星辰于窿嶅。宿南台之明月,虎夜啸而罴嗥。鹿麋群游于左右,若将侣幽人之岑寥。迥高寒其无寐,闻冰壑之洞箫。

  溪女厉晴泷而曝术,杂精芩之春苗。邀予觞以玉液,饭玉粒之琼瑶。溘辞予而远去,飒霞裾之飘飘。复中峰而怅望,或仙踪之可招。乃下见阳陵之蜿蜒,忽有感于子明之宿要。逝予将遗世而独立,采石芝于层霄。虽长处于穷僻,乃永离乎豗嚣。彼苍黎之缉缉,固吾生之同胞。苟颠连之能济,吾岂靳于一毛!矧狂胡之越獗,王师局而奔劳。吾宁不欲请长缨于阙下,快平生之郁陶?顾力微而任重,惧覆败于或遭。又出位以图远,将无诮于鹪鹩。嗟有生之迫隘,等灭没于风泡。亦富贵其奚为?犹荣蕣之一朝。旷百世而兴感,蔽雄杰于蓬蒿。吾诚不能同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群喙之呶呶!

  已矣乎!吾其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抟鹏翼于北溟,钓三山之巨鰲。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浮丘于子晋,招句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

  乱曰:蓬壶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华之矫矫兮,吾将于此巢兮。匪尘心之足搅兮,念鞠育之劬劳兮。苟初心之可绍兮,永矢弗挠兮!

收藏 复制 朗读

太白楼赋

王守仁 · 明代

  岁丙辰之孟冬兮,泛扁舟余南征。凌济川之惊涛兮,览层构乎任城。曰太白之故居兮,俨高风之犹在。蔡侯导余以从陟兮,将放观乎四海。木萧萧而乱下兮,江浩浩而无穷。鲸敖敖而涌海兮,鹏翼翼而承风。月生辉于采石兮,日留景于岳峰。蔽长烟乎天姥兮,渺匡庐之云松。慨昔人之安在兮,吾将上下求索而不可。蹇余虽非白之俦兮,遇季真之知我。羌后人之视今兮,又乌知其不果?吁嗟太白公奚为其居此兮,余奚为其复来?倚穹霄以流盼兮,固千载之一哀!

  昔夏桀之颠覆兮,尹退乎莘之野。成汤之立贤兮,乃登庸而伐夏。谓鼎俎其要说兮,维党人之挤诟。曾圣哲之匡时兮,夫焉前枉而直后!当天宝之末代兮,淫好色以信谗。恶来妹喜其猖獗兮,众皆狐媚以贪婪。判独毅而不顾兮,爰命夫以仆妾之役。宁直死以顑含兮,夫焉患得而侷促。开元之绍基兮,亦遑遑其求理。生逢时以就列兮,固云台麟阁而容与。夫何漂泊于天之涯兮?登斯楼乎延伫。信流俗之嫉妒兮,自前世而固然。怀夫子之故都兮,沛余涕之湲湲。庙堂之偃蹇兮,或非情之所好。唯不合于斯世兮,恣沈酣而远眺。

  进吾不遇于武丁兮,退吾将颜氏之箪瓢。奚曲櫱其昏迷兮,亦夫子之所逃。管仲之辅纠兮,孔圣与其改行。佐璘而失节兮,始以见道之未明。睹夜郎之有作兮,横逸气以徘徊。亦初心之无他兮,故虽悔而弗摧。吁嗟其谁无过兮,抗直气之为难。轻万乘于褐夫兮,固孟轲之所叹。旷绝代而相感兮,望天宇之漫漫。去夫子其千祀兮,世益隘以周容。媒妇妾以驰骛兮,又从而为之吮痈。贤者化而改度兮,竞规曲以为同。

  卒曰:峄山青兮河流泻,风飕飕兮澹平野。凭高楼兮不见,舟楫纷兮楼之下,舟之人兮俨服,亦庶几夫之踪者!

收藏 复制 朗读

后中秋望月歌

王守仁 · 明代

一年两度中秋节,两度中秋一样月。两度当筵望月人,几人犹在几人别?

此后望月几中秋,此会中人知在否?当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

收藏 复制 朗读

观稼

王守仁 · 明代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收藏 复制 朗读
王守仁 · 明代

忆与美人别,惠我云锦裳。锦裳不足贵,遗我冰雪肠。

寸肠亦何遗,誓言终不渝。珍重美人意,深秋以为期。

收藏 复制 朗读

睡起偶成二首 其二

王守仁 · 明代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收藏 复制 朗读

观傀儡次韵

王守仁 · 明代

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收藏 复制 朗读

别希颜

王守仁 · 明代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收藏 复制 朗读
王守仁 · 明代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收藏 复制 朗读

梧桐江用韵

王守仁 · 明代

凤鸟久不至,梧桐生高冈。我来竟日坐,清阴洒衣裳。

援琴俯流水,调短意苦长。遗音满空谷,随风递悠扬。

人生贵自得,外慕非所臧。颜子岂忘世,仲尼固遑遑。

已矣复何事,吾道归沧浪。

收藏 复制 朗读
王守仁 · 明代
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收藏 复制 朗读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

王守仁 · 明代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收藏 复制 朗读
王守仁 · 明代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收藏 复制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