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舟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出自先秦的《
墨子·08章 尚贤(上)
》
译文
君上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奉事君上的,只有一种途径。
相关名句
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论衡·卷五·感虚篇
湘穴中有黑土,岁大旱,人则共壅水以塞此穴;穴淹,则大雨立至。
搜神记·卷十三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菜根谭·概论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围炉夜话·第十则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荀子·儒效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弟子规·信
吾 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 化齐一,不主故常。
庄子·外篇·天运
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
论衡·卷六·雷虚篇
猜您喜欢
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艺文类聚·卷二十三·人部七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市缣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况文章乎?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雷震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
淮南子·本经训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资治通鉴·周纪一
人之狠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于穷奇。
幼学琼林·卷四·鸟兽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红楼梦·第五回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陶庵梦忆序
凡仁者以爱利为务,而贤者以相出为道。
商君书·开塞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王毂
阮瑀
刘元卿
哀长吉
崔怀宝
雷应春
陈亚
周文质
刘时中
刘叉
李甲
窦弘余
解缙
李雯
程本立
韩溉
虞俦
裴夷直
顾德辉
况周颐
李远
李约
杨凝
尹式
崔郊
李叔同
周济
吴敏树
曾觌
方以智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