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舟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
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
出自先秦的《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
译文
老师在执教的时候,不能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应该看重学生的品行与是否能接受理义。
相关名句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韩非子·饰邪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增广贤文·上集
伤人之语,有剑戟之痛。
抱朴子·外篇·疾谬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管子·九守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荀子·非相
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宋史·本纪·卷三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也,谓之逆。
管子·重令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猜您喜欢
称人妻曰尊夫人,称人妾曰如夫人。
幼学琼林·夫妇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也,谓之逆。
管子·重令
民之生,不知则学,力尽则服。
商君书·开塞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 俗谓之小人。
庄子·外篇·骈拇
春风豆蔻知多少,并作秋江一段愁。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1)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格言联璧·齐家类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经·第十一章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国语·晋语·申生伐东山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写情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高攀龙
张玉娘
周之琦
周容
王赞
苏颋
杨载
张问陶
苏佑
杨玉环
祢衡
毛奇龄
李处全
王埜
刘致
李渔
张俞
徐君宝妻
冯小青
宗泽
李彭老
黄简
明本
施绍莘
令狐楚
吴可
陈洵
汪中
王泠然
李渤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